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园地
课程改革是促进中等职教良性运行的保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课程是学校教学科目和进程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实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手段。中等职教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为国家培养较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进行改革,完成从单一操作型向复合操作型、从操作型向智能型、从就业型向创业型、从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总之,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以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培养目标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以培养特定岗位或专业的职工为课程目标,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合、场地设施等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称之为岗位定向式教育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动态的特性要求职业教育动态地适应、积极地调整、主动地服务。而岗位定向的培养目标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为了学校生存与发展,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形势面前,针对岗位定向教学模式,提出了岗位群、多工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其课程目标不再只针对某一岗位或某单一工种,而是专业相近的岗位群或工种群。这种使学生具有从事同类专业多个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原先那种使学生只具备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体现了培养方向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它正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二、科技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者。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变化,课程目标也要相应调整。

1.科技进步带来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新兴职业。技术进步也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这些交叉职业岗位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

2.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全面素质。新技术带来的劳动组织变化,使得工人进行的不再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处理顾客各种“个性化”的要求。工人不仅要懂技术、有技能,而且还要懂得与人协调,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生产、关心生产,以主人翁姿态敬业,及时发现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由于现代社会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交流更为活跃,对劳动者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最活跃、最根本、最长远,它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强化学生公关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

三、能力本位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能力本位的教育把能力作为教育目标,这里的能力是指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对职业活动的针对性和迁移程度的不同,可将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能力、群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迁移,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结构,称之为综合职业能力。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就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为“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逐步转为“学程”。

四、科学合理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

1.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以能力教学为核心。课程设置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二是以操作性强的目标体系为框架,所设置的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课程体系又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教育目标框架。三是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以便于评价管理为标准,体现学校教育的规范性。

2.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具有三个功能:一是“弹性适应”功能。大量吸收与现实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新知识、新科技,形成动态的具有“弹性适应”的课程体系。二是“有效利用”功能。通过课程综合化将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中以学科为中心,交叉、重复甚至多余的知识点精简。三是“能动实施”功能。这一能动性应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能动性。教师是课程的研究人员,是课程设置的主体,也是课程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及时获取信息,搜集资料,确定课程开发的思路和主线;同时,在实践中注意积累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为课程实施和完善做动态的开发工作。②课程目标的能动性。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实现的,在师生双向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程目标应突破传统的模式,实现能力目标模式,用明确的目标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实现目标,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实际操作,学生具有自我生存、发展和超越的能力。③课程体系的能动性。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可变的组合,不同职业岗位需要设置不同课程并有机组合;同一职业岗位需要设置多种课程并有机组合;某一课程也需要形成理论、知识、能力有机组合。职业学校的课程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式体系结构,可设置成集群式的四类课程体系,即“文化知识类”、“专门知识类”、“基本技能类”、“实践操作类”,实践操作类又可以按岗位能力目标,分解成几个专门化模块。

3.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五、课程综合化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依照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科学合理的基本点,我们可以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优化、重组,课程的合理综合化就是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

1.在课程结构改革的基础上注入课程模式的改革

要进行课程改革,就是对课程结构和课程模式进行改革。从职业教育的起点看,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为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从生源素质来看,水准较低;从培养目标上看,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因此,“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改革成果。但是,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只取得“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成果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注入课程模式的改革内容,而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综合化,就是在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线构成的课程,也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所开发的课程。

2.课程综合化的意义

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形成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甚至多余的教学内容,课程综合化能够使教学内容紧凑、精练,剔除与职业能力关系不大的、陈旧的、重复的、过深的理论知识,从而随时补充新知识,加强实践环节。课程综合化摆脱了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广博和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精深的现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加强了在学科体系中被人为分离的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综合化的策略

①明确课程综合化的指导思想: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②遵循课程综合化的基本原则:兼顾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先进性,充分体现统一性与灵活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设计课程综合化的方案:根据专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需要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专业知识向纵深拓展,形成学科间的纵向综合,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重点考虑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比如,把《电机与电机拖动》和《电气自动控制》课有机结合。或根据毕业生的能力结构,把同一层面上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学科间的横向综合,包括基础课的综合,专业基础课的综合和专业课的综合。例如:把《电工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脉冲与数字电路》、《电机与拖动》等按照机电、应用电子或电子电器等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加以有机结合。另外在课程训练、课程考核上也要确定综合化的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低谷,担负起全面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高科技素养的劳动大军的艰巨任务,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而改革的重头戏就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中等专业学校)